全球产业竞争迈入“大兵团”时代

2012-07-31 22:00:57 来源:本站原创

2012年上半年,移动终端市场“韩流”强劲。第一季度,三星在手机和智能机领域分别超过诺基亚和苹果,夺得全球“双冠”。第二季度,三星运营利润5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79%。在面板业,韩国企业早已摆脱对日本的技术依赖,LG更跃居世界面板市场第一宝座。台湾曾是世界半导体产业的先锋,为何却被韩国抛在身后?“大财团模式”和企业策略因素究竟在背后起到了什么作用?在全球产业竞争新格局之下,两岸企业作何应变?日前,记者在台湾就相关问题采访了著名策略学大师汤明哲教授。

韩国企业为何热衷进入资本密集型产业

记者: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韩国被称为“几乎破产”,比如三星的负债超百亿美元、裁员30%,但今天却成为世界级企业。您曾说韩国大财团企业花10多年“聪明崛起”。“聪明”之处在哪里?

汤明哲:韩国大财团成功的关键在于它们的策略,看起来是软性的东西,但却极为关键。以三星为例,它最开始是一家黑白电视机工厂,通过横向扩张成就了今天的巨无霸。但它横向扩张所投资的产业具有三个特点:第一,资本密集,需要持续投资;第二,周期性的产业;第三,不需要基础研究。

为什么是这三个特点呢?首先,资本密集产业是韩国大财团的优势,其他很多对手并不具备。韩国大企业有资金来源的优势,三星、LG、现代等几家大财团的生产总值几乎占韩国GDP的一半,大企业容易贷到款,这在这世界上任何地方都一样。于是就产生了一种“深口袋效应”,所以韩国大财团可以进行长期投资,而竞争对手往往财务资源有限,最后会在资本投入的马拉松中败下阵来。

其次,周期性产业的特点是以前的领先者会在必要时退出,后来者才有机会。举个例子,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三星的技术远远不如日本和欧美的大厂,但此时市场低迷,欧美日大厂通常会降低投资,三星反而加大投资,这就可以不断在技术上缩小和前者的差距。这样一来,每一次周期循环,三星就可以缩小一次距离。面板产业就是最好的例子,长久以来,韩国已逐步摆脱对日本的技术依赖。在DRAM(动态随机存储器)产业,Intel在1983年退出,韩国马上进入,现在韩国又是全世界DRAM产业的龙头老大。

第三,基础研究并不是东方国家的强项,韩国很现实,知道自己很难在这个领域有所突破。韩国企业的长项都是在原有产业通过技术革新来提高竞争力,而非原创性地引领产业变革。

记者:您说的三个策略最后落脚点都是必须有资金,对吗?

汤明哲:资金是必要基础。问题在于能获得低廉资金的不只有韩国企业,全球很多国家都有“关系企业”,但获得成功的只有韩国人。大陆大型企业的资金成本也很低廉,也容易从银行贷款,为什么没有像三星那样成为某个领域的世界第一呢?

公司治理模式决定产业策略

记者:纵观半导体的产业变革历史,很多对手逃离的产业可能是落后产能,后来者抢着进入,不怕有风险吗?

汤明哲:资本密集型产业意味着固定成本高,周期性强又表明风险高,所以这种产业一遇到不景气,损失会加倍。这将导致股东非常谨慎,甚至保守。美国和日本的高科技产业都是上市公司,它们每一季的财报都要符合投资者的盈余期望。所以到了产业下行周期,它们就会缩减成本增加盈余,最直接和有效的方式就是先砍研发。但韩国人不一样,韩国企业的家族势力对企业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它们看到了美国和日本企业的弱点,它们认为,这个产业并非落后产能,而是需要资金进行技术革新,你砍研发,我就加码。等到进入上行的周期,我和你的技术差距已经很小了。此时,即便对手重新加码于研发,也未必跟得上。韩国企业变成世界第一是有策略的,并不是盲目上马,扩大产能。

记者:拿液晶屏来说,日本人曾是技术执牛耳者,日本是亚洲第一技术强国,韩国企业怎么做得到?

汤明哲:液晶屏做得最风生水起的是亚洲国家,但液晶显示器的发明者却是美国人。日本人通过技术的革新,后来便领先于美国人,成为世界第一。为什么被韩国超过?因为韩国人更懂得在那些更新很快的领域对“经验曲线”的应用。举个例子,在DRAM产业,韩国企业通常会比别人早6个月生产出来下一代芯片,然后立即在生产应用上进行测试和微调,所以良品率非常高,降低了成本。当竞争对手进入的时候,成本早已低30%。在半导体产业,这个“经验曲线”表现最为明显,在液晶屏领域,韩国人超过日本人也就不足为怪。在DRAM领域,Intel、IBM、美国美光和日本同样因为这个原因败给了韩国的三星和海力士。

记者:IBM离开这个产业,会不会是认为这个产业附加值太低,不值钱的原因呢?

汤明哲:你的成本比别人高,自然这个产业板块就不值钱了。同时,半导体很多领域投资太大,对IBM而言显然划不来,因为其资本生产力太低,而它们的资本太宝贵。世界每一家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比较优势,关键是要发挥出来,产生世界级的竞争力。

企业不能忽视管理学的软功

记者:台湾的半导体产业为什么错过了韩国企业抓住的机会?

汤明哲:1995年,全球的DRAM产业销售暴增。台湾的企业家着急了,看到韩国做了第一,我们为什么不行?1996年,台湾企业蜂拥进入这个产业,结果全行业产能过剩。几大厂商加起来每天亏损就超过3亿元,最后亏损总额折算成人民币,至少超过1千亿元。你的产品出来的时候,韩国早就比你的成本低30%,你怎么会有市场?还有一点,韩国企业注重对某个产业的垂直整合,而台湾这一点做得没有韩国人出色,所以技术上没有优势可言。台湾另外的问题是以中小企业为主,而全球很多产业的竞争已进入了“大兵团”作战阶段,只有大企业才能胜任产业链整合和不断在资本密集型企业加码,要中小企业去加入这种新的竞争格局显然没有胜算的可能。

台湾企业家和管理学教授都知道“蛋挞效应”,有一个台湾人在澳门吃到葡式蛋挞,觉得很棒,然后引进台湾变得生意火爆。但大家一拥而上,满街都是蛋挞店,最后这个产业就做坏了。在半导体产业,台湾犯过这样的错误有很多。我认为,大陆产业界也应该汲取这些教训。

记者:韩国面板产业世界第一,但很多人还是认为日本质量更好。所以很多时候,不一定技术世界第一,企业战略可能对产业发展更重要,但两岸的企业家可能并不重视这些的东西。

汤明哲:对。可以举个例子,台湾学生去美国念商科比大陆学生大概要早10年左右,当时他们主要是去念作业管理和财务。为什么最喜欢这两个学科?因为它们和数学有关,能够发挥中国人数学好的优势,容易出头。还有一点,这两个领域也被很多人看成是商学的硬功,比策略之类的软功更有用。所以大家去管理学院念软性学科的比较少,但后来我们发现,软性的东西才是中国人最缺乏的。

  1. EETOP 官方微信

  2. 创芯大讲堂 在线教育

  3. 创芯老字号 半导体快讯

相关文章

全部评论

@2003-2024 EE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