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NFC移动支付发展客观条件已经成熟

2014-11-13 21:04:12 本站原创

 我国大规模推广移动支付业务的客观条件已经成熟

  中国移动互联网经济近年发展迅猛,手机消费习惯已经基本养成,用户基于手机的近场支付需求强烈;运营商和金融机构明确基于13.56Mhz的方案扫清产业链上下游硬件厂商的疑虑,推动终端以及受理环境的改善;同时,运营商和金融机构两大阵营在用户以及商家拓展上的优势进行合作,形成了较为清晰的合作模式。经过多年的探索,我国大规模推广移动支付业务的客观条件已经成熟。

  1、NFC手机出货量增加,硬件受理环境逐渐改善。

  NFC手机规模快速增长,未来NFC会成为中高端手机标配。在2013年移动通信世界大会(MWC)上,几乎所有的高端智能手机都支持NFC技术。国际主流手机厂商如三星、HTC、诺基亚已经将NFC作为未来智能手机的标配。

  2011年,中国银联开始发行带有“QuickPass”及“闪付”标志的,支持NFC近场支付的银行卡,同时开始大规模布局支持近场支付的POS机设备。银联已在全国范围内完成130万台非接终端改造(目前全国pos机共700万台左右),未来几年将支持NFC的“闪付”终端改造增加到400万台。

  2、运营商与银行合作推广,合作模式逐渐清晰。

  今年中国移动与中国银联联合推出的TSM(可信服务管理平台)系统互联的移动支付平台上线,移动支付平台是以TSM系统为核心,为各方提供基于安全支付载体的智能卡应用发行和管理服务平台。目前8家商业银行完成了与该系统的对接,其他商业银行也正陆续接入。同时,中国联通和招商银行第一个基于NFC成熟的合作模式已经启动。

  3、运营商正式商用手机钱包,加大推广力度。

  2013年,中国移动在现场支付方面,大力推广NFC手机钱包,将销售1000万台NFC手机终端,首批10个省14个重点城市推广NFC业务,2013年实现全国商用;无线支付方面,大力推广手机支付客户端在B2M(Business To Marketing)与O2O(Online To Offline)领域的应用。

  中国电信翼支付通过两年的成长,交易额400多个亿,用户数达到了2600万,合作商户3万家,RFIDUIM发卡1200万张。今年重点是支撑行业的发展,推动支付业务和通信业务融合。聚焦行业应用,打造生活支付圈,通过校园、企业、线上和线下的应用,推动用户规模化。

  中国联通与招商银行联合率先推出了可商用的NFC手机近场支付产品,同时在北京通信展上正式推出了“手机钱包”业务,今后中国联通2000元以上的集采产品将支持NFC功能,加强了手机钱包的推广力度。

  4、 微信支付与财付通结合,实现线上线下支付功能。

  腾讯在微信5.0版本中加入了支付功能,通过腾讯旗下的财付通打通了微信端的支付通道,实现连接线上线下的支付功能。目前,微信支付的应用场景包括公众号支付、扫二维码支付和移动应用支付等。微信支付下一步即将引入银行理财产品,除了牵手包括华夏在内的多家基金公司外,微信支付团队已经在与多家银行展开协商,前期将以风险较小的固定收益类产品为主。

  5、 移动支付在农村展开试点,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环境。

  中国人民银行启动了农村移动支付的试点工作,目前试点工作已在全国20个省份推开。服务内容除了跨行转账、小额取现、余额查询等基础性支付功能外,还可实现农资购销、涉农保险、农事查询等特色支付应用。移动支付的创新和发展,对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和地区之间不平衡,实现普遍金融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移动支付发展趋势

  央行日前公布的报告显示,国内移动支付业务量增幅惊人,2012全年支付高达3.71亿笔,金额共计2.07万亿元,同比增长274.70%和363.92%。这也意味着,随着新一代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发生改变,移动支付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移动支付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多行业合作成为主流,推动移动支付业务发展。

  今后移动支付多方合作的重点将放在培育用户使用习惯、开展丰富的增值服务上。移动支付是跨行业的业务,需要多行业合作才能更好地推进。借助行业客户的力量,向其用户提供移动支付服务,达到事半功倍的营销效果,并扩大移动创新范围。只有各个相关产业环节通力合作,切实提供方便百姓的一条龙服务体系,移动支付带来的方便性才能真正“落地实现”,进而普及推广。

  2、 丰富移动支付应用,加速业务模式创新。

  从目前情况看,移动支付应用迫切需要找到突破口和盈利模式。国内基于移动支付的增值业务品种较少,下一步发展需要分析消费者心理、行业特点,形成更贴心、更安全、更方便的移动支付产品,找到杀手产品,形成突破口,带动行业发展。

  3、 采取强健的安全机制,保障用户信息、资金和交易的安全。

  目前的手机安全不容乐观,手机丢失、被盗之后如何保证包括银行卡信息在内的资料不被泄露,是移动支付用户最为关心的问题。在终端、账户、业务交易等环节采用加密、完整性等安全保护技术,通过手机号绑定、短信验证码等方式进行支付确认,保障通信安全。对移动支付业务和应用平台进行等级高的安全防护,防止恶意代码和病毒攻击。

  移动支付爆发增长仍面临多种挑战,应用范围不够广泛、创新型应用的开发落后、生态环境及商业盈利模式不够成熟等是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其中安全是移动支付的首要问题。移动支付的前景固然美好,但打造一个诚信、安全、便捷的移动支付环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关键词:

  • EETOP 官方微信

  • 创芯大讲堂 在线教育

  • 创芯老字号 半导体快讯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