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民币”呼之欲出 摸钱包数钱将成往事

2020-04-21 09:29:04 来源:GeekPark极客公园
近日,网络曝光农行、工行等国有银行正在进行央行数字货币 DC/EP 的图片。同时,媒体消息称,国家正在深圳、苏州等地进行数字货币试点工作,其中苏州的国有企业和机构,员工工资中交通补助的 50%,将以央行数字货币的形式发放。
 

央行数字货币试点工作的新闻出现后,也引发了多方议论。近日的央视也在节目中,向人们普及了关于央行数字货币 DC/EP 的一些基础信息。总的来说,作为法币的数字形式,央行数字货可以被看成人民币纸币的“数字形态”。数字货币有流通成本低,易维护,匿名性但可追踪,同时能在离线情况进行交易等优势。

同时,作为不同于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交易形式,央行数字货币如果成功发行,也将对先行的移动支付格局产生一定影响,在移动支付中存在感较低的银行将有机会突破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把持的支付市场局面。

手机里的“人民币”

提到数字货币,估计有人会想到专门割韭菜的“币圈”发行的各种空气币,但其实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 DC/EP 和区块链的币有着本质上的不同。DC/EP 的全称是 Digital Currency/Electronic Payment 的缩写,即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

比特币等数字货币的价值,来自于不同系统的共识机制,而央行数字货币价值等同于物理的人民币纸币,或者可以这样理解,央行数字货币,就是存储于数字设备上的人民币的数字形式。

 

既然有纸币,为什么央行还要发行数字货币,因为后者具有很多前者不具备的特性。首先,数字货币以数字形式进行流通,不需要印钞和物流环节,节省了人民币在流通环节的成本。其次,匿名性,数字货币可以实现类似纸币一样的匿名交易,而通常我们平时用的移动支付,每一笔都会在商业银行和支付机构上留下痕迹。同时,虽然可以匿名交易,但是当有大量或者可以交易发生时,这些货币的来源和去向又是可追踪的,能够在日后找回,而使用纸币则无法做到这点。

 

同时,由于使用的技术不同,央行数字货币可以实现双离线交易,即便在地铁、飞机等离线的情况下,同样可以实现交易。在网上曝光的银行数字货币钱包图片上,可以看到有“碰一碰”按钮,暗示线下的两个用户,可以实现碰一碰转账,正如生活中的两个人可以互相给对方纸币一样。

人们该如何获得央行的数字货币?根据央视介绍,央行的数字货币使用双层管理模式,即央行会将数字货币“批发”给商业银行或者第三方机构,而后者将会在央行提供同等金额的准备金;然后,普通用户可以向银行和机构,用现金或者存款来换取等额的数字货币,即“零售”环节。

具体表现是,每家银行和机构都会出现一个“数字钱包”,用来存储用户的数字货币,这个钱包可能是一个单独的 App,也有可能被整合到现有的应用之中。

移动支付“新窗口”

说到手机上的人民币,有人会说这样的“数字货币”,我们每天用的移动支付不是一样的吗?其实还是有本质区别的,因为像支付宝或者微信支付使用的,其实是用户在商业银行的存款,即 M0 法币+活期/定期;而央行数字货币,则是单独存储于数字设备中的数字资产。例如,同样是 100 元人民币,在商业银行账户中只是一串数字,而在数字钱包中,则可能体现为一个 50 元的数字货币和 5 个 10 元的数字货币存档。

目前,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我国每年移动支付的金额达到数万亿人民币,而移动支付市场目前基本被支付宝和移动支付平分。而此次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可能会给移动支付行业格局带来新变化。此前一直沦为互联网平台“清算工具”的商业银行,现在可以数字货币的机会,向广大用户推广自己的数字钱包和移动支付方案。

当然,目前的移动支付巨头,像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财付通),同样可以作为机构,获得分发和流通数字货币的资格。事实上,过去两个月,支付宝就密集发布了数条关于数字货币存储、流通以及数字钱包方面的专利文件,可见阿里在很早就已经加入到数字货币的研发和流通环节之中。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支付宝或者微信支付极有可能在现有 App 中集成数字钱包功能,构成数字货币和银行账户的双重支付功能,来稳固自己移动支付的优势。

“币圈”请冷静

央行数字货币试点新闻出现后,早已冷清许久的“币圈”迎来久违的喧嚣。汇金股份、高伟达、飞天诚信等以“数字货币”为概念的股票逆市飞涨,就连一直看跌的比特币,价格也突破了 7000 美元大关。

一时间,央行数字货币可以和比特币互换;法币可以合法进入“币圈”;DC/EP 可以炒了等传闻甚嚣尘上。可惜,正如文中所说,央行目前试点的数字货币,其本质是流通法币的数字形式,和比特币这类所谓的“数字货币”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而想着“炒币”的投机客,可能要失望了,因为央行的数字货币就是数字化的人民币,只会在银行和机构进行 1:1 兑换,根本没有炒币的空间。

其次,我国目前禁止法币兑换比特币等数字货币,而如果 DC/EP 正式使用,不仅不会出现 DC/EP 与比特币兑换的情形出现,而且非法兑换比特币的行为,反而会因为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而更加容易追踪。

最后,目前没有证据显示,央行数字货币采用的是区块链的形式,当然,DC/EP 在例如身份验证、公钥及密钥等环节可能借鉴了区块链技术,但不能说明 DC/EP 采用的就是区块链。

所以,不管是“币圈”,还是“链圈”,目前和央行数字货币的关系并不大。想要借 DC/EP 机会“割韭菜”的投机人群,还是冷静为好。
 


免责声明: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EETOP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1. EETOP 官方微信

  2. 创芯大讲堂 在线教育

  3. 创芯老字号 半导体快讯

相关文章

全部评论

@2003-2024 EE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