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5G协同建设,新兴代工模式OGM崛起

2019-04-17 09:06:45 来源:华强微电子
为构建满足三大应用场景且综合成本较低的移动网络系统,传统4G基站的网络架构将升级为5G基站全新的AAU+CU+DU结构,由此推动基站天线实现“量价齐升”。在天线数量的角度,5G网络的频段上移、单站覆盖能力减弱,基站数量增加,天线用量同步攀升;基于5G时代扩充网络容量的需求,5G基站通道数同比增加了8-16倍。在天线价值量的角度,5G时代基站天线结构变化及零部件工艺升级将为天线带来更高的附加值。同时也将催生出OGM新型代工模式。

1、OGM模式:介于OEM与ODM之间的代工模式
 

OGM模式是指委托方负责设计开发产品,但将产品的规模化制造环节委托给OGM厂商,OGM厂商在完成制造后,将成品交付给委托方的代工模式。产品的生产流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研发设计;2)规模化生产;3)交付下游或直接销售。
 

 

研发设计:从概念到产品形态形成的过程,在对新产品进行初步设计后,经过小批量生产并不断测试、优化产品方案,最终实现产品研发。
 

规模化生产:制造商依据样品方案模板,在原材料、厂房、人工等要素配备齐全后,按照固定模式进行大批量的生产。
 

交付下游或直接销售:将制造成品交付给下游客户或直接销售。
 

对委托方而言,委托方在完成产品研发设计和样品测试之后,将规模化生产的环节交给OGM厂商,最后从OGM厂商处得到批量的产品。对OGM厂商而言,OGM厂商负责从原材料的采购、运输到新产品的大规模制造、组装及内部测试,最后将通过委托方测试的成品交付给委托方。

 

 

OGM模式的分工环节介于OEM模式与ODM模式之间。产品批量生产的代工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OEM:纯粹的代工生产或贴牌生产。OEM厂商只负责纯粹的加工流程,既不负责产品的设计,也不负责原材料采购和产品测试
 

OGM:产品的研发设计仍由委托方负责,OGM厂商负责从原材料的采购、加工制造到成品的封装测试的全套生产流程。
 

ODM:厂商根据委托方的要求来设计和生产新产品,并配上委托方的品牌进行销售。根据设计的版权是否买断,分为买断式和非买断式ODM,非买断式ODM可以将产品设计卖给其他品牌,买断式ODM则具有排他性。

 

 

与ODM相比,OGM厂商不负责产品的设计和研发,只负责按照委托方的样品方案模板,实施完整的产品生产流程。与OEM相比,OGM厂商除了提供厂房和劳动力之外,还负责原材料的采购和新产品的封装测试等全套生产服务,向下游交付的是可被检测的产品,而OEM则仅仅负责生产加工这一道工序。
 

2、5G初期4G、5G协同建设,OGM模式代工诉求趋强
 

4G、5G协同建设期,主设备商新增OGM代工需求。运营商在5G建设初期将采用NSA部署策略,借助已有的4G基础设施,将5G基站逐步部署在高业务密度区域。同时依托于现有的站址资源,以4G基站托底eMBB场景,做厚网络容量层,推动LTE向5G平滑演进,节约5G建设成本。
 

4G天馈系统的制造呈现劳动力密集的特点,存在代工需求。4G天馈系统主要由反射板、振子、馈电网络和防护罩组成,其中馈电网络部件的加工制造依赖大量劳动力,人力成本高昂,且天线的单体价值量不高,导致天线制造环节呈现毛利率低。主设备商专注于研发设计和营销等高附加值业务,有意愿将低附加值生产制造交给代工企业。
 

5G天线量价齐升,OGM承担分离制造业务缓解集成方资金压力。在天线数量上,5G基站总数将达到4G基站数的1.3至1.5倍,Massive MIMO技术驱动天线数量剧增。在天线价值量上,5G天线向有源化发展,RRU与天馈系统集成为AAU,带来制造工艺和用料的全方位升级,天线单体价值量增加。设备商要构建5G天线生产线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资金压力驱动其将天线制造业务分离给OGM企业。
 

站在主设备商视角:在资源分配方面,大型主设备商将持续专注于有源天线的研发设计、服务营销等高附加值领域。在4G时代,主设备商为加大其拥有资源在创新能力方面的配置,释放承担设备折旧和自建工厂的负担,采用将加工环节导外、只支付加工费用的OEM模式。在5G时代,由于订单规模及价值量的扩张,主设备商有向上游传导资本压力的诉求,愿意将占用资本资源的物料采购、生产组装和测试等工序交由OGM企业完成。
 

在技术协作方面,天线结构的有源化要求天线厂商与设备商进行联合测试,推动OEM将向OGM转型。4G时代,天线与RRU分离,天线模组厂商直接将天线成品交付给运营商或设备商,产品测试由设备商完成。而5G时期,天线与RRU集成为AAU实现天馈一体化,天线厂商需要和设备商对AAU进行联合研发测试,OEM企业在技术层面有向OGM转型的内在动力。
 

3、代工环节向上游延伸,OGM提升厂商获利空间
 

OGM模式延伸受托方的业务范围,扩大厂商获利空间。在产品研发设计成型后,中游的制造流程可分为:物料采购、加工组装和成品检测。OEM模式中,受托方收入来源单一,仅由加工组装环节的加工费组成;OGM模式中,受托厂商掌控的生产环节涉及整个中游的制造流程,增加获利环节,扩大利润调配空间。

OEM厂商获利空间只有加工费,利润来源单一。传统的OEM厂商存在技术水平上的劣势,难以胜任研发设计、产品测试等业务。产品加工作为一项劳动密集型产业,OEM企业接到代工订单后,只需提供生产线和组织人力进行产品的加工组装,创造的产品价值有限,获利空间也只有加工费。
 

OGM厂商掌控增量的生产环节,提升获利空间。OGM厂商不但需要拥有厂房及人工等资源要素,还对供应链管理及工艺技术水准设置门槛。在成本控制上,OGM厂商向上游整合物料供应链,通过库存管理及供应链管理压缩成本端。在利润空间上,OGM厂商凭借技术工艺门槛承接产品测试业务,获取产品业务附加值的提升。
 

相比OEM厂商止于提供产品制造环节的厂房及人力,OGM厂商将分工环节延伸至上游高附加值领域。OEM厂商由于只负责生产制造(不包括产品测试)环节,只需要提供厂房和人力,资本和技术要求较低,创造价值的空间有限。而在OGM模式中,受托方占据价值链中原材料管理和生产制造两大环节,既可通过优化物料采购和库存管理方案来节省成本,也可借助通过测试的高品质成品在生产环节中获得更高的收益。因此,除了加工组装的代工费,物料管理和成品检测两大环节助力OGM厂商的利润规模远超OEM。

  1. EETOP 官方微信

  2. 创芯大讲堂 在线教育

  3. 创芯老字号 半导体快讯

相关文章

全部评论

@2003-2024 EE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