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行业标准化建设 可穿戴设备能否再次腾飞?

2015-12-16 08:46:08 来源:未知
 近年来,可穿戴设备发展迅猛,智能手环、智能手表、虚拟现实等领域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是目前的可穿戴市场乱象丛生,还没有统一的一个标准,到底什么是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的定义是什么?这些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2016年是可穿戴集中爆发的一年,加快可穿戴设备标准化的建设同样刻不容缓。

  近日,智能硬件标准体系框架及可穿戴设备标准化需求研讨会暨三项国家标准启动会在京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孙文龙处长、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侯建仁处长、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二部刘大山副处长,以及来自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阿里巴巴、清华大学、京东方、Intel、莱茵、微软等政产学研的40余位专家出席了本次会议。本次会议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吴东亚副主任主持。

  孙文龙表示,智能化是未来产业发展的趋势,一个可穿戴产品也是一个可移动计算平台,未来发展空间无限。目前,在人机交互、设备互连等领域已有一定的标准化基础,《可穿戴产品分类与标识》等三项标准是一个起点、一个原点,希望各位专家将其作为一项事业,做好相关工作。信软司也将一如既往支持可穿戴产品领域标准化工作。

  侯建仁认为,在政策层面,今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明确提出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表明我国经济发展思路已从传统的消费、投资和出口拉动向调整增强供给侧转变,产业界应积极引导新消费,加快培育新供给新动力;在产业层面,在全球经济低迷的新常态下,计算机、智能手机等经历过高速发展并已大量普及的产品今年纷纷呈现负增长,出现产能过剩。在这种形势下,积极推动以创新驱动的智能硬件产业发展符合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引导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真正满足人们潜在的、长远的新消费需求。目前已开展的智能硬件标准体系框架的研究工作,对于引导尚处于培育期的智能硬件产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应汇聚各方智慧、博采众长,加强知识产权研究和国际合作,推动标准的国际化。可穿戴设备作为智能硬件的重要部分,应打好基础,从标准的角度,在数据、接口、协议等方面达成共识,做好互连互通、数据共享等工作。希望业界能给予标准化工作更多的支持,为产业发展在标准制高点上提供更多的机遇。

  刘大山分析认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硬件作为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满足了人们的消费需求。在《国务院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国发办[2015]66号)中明确提出,“支持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数字媒体等市场前景广阔的新兴消费品发展。”可穿戴设备形式多样,如何让产业有序发展,标准化的需求迫切。当前,ISO、IEC、ITU都已开展相关研究,国内工作刚刚起步。

  刘大山对未来标准化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创新机制,发挥优势,将政策和形势贯穿到标准体系建设和机制建设中;二是各相关标准委会要搭好平台,打好基础,充分调动产学研各方力量,应用先行,加强基础性研究;三是立足国内,放眼国际,积极跟踪国际标准化趋势,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积累国际标准化经验,为企业走出去赢得发展空间。

  会上,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Intel、莱茵、阿里巴巴、京东方等企业的专家分享了智能硬件,尤其是可穿戴设备技术、服务等的经验,重点研究讨论了智能硬件标准体系框架以及目前产业、市场和应用中的热点产品可穿戴设备的标准体系和未来工作规划,全面拉开了智能硬件标准体系框架研究以及可穿戴设备标准化工作的序幕,为我国智能硬件标准体系研究,特别是可穿戴设备产业的发展提供助力。
  1. EETOP 官方微信

  2. 创芯大讲堂 在线教育

  3. 创芯老字号 半导体快讯

相关文章

全部评论

  • 最新资讯
  • 最热资讯
@2003-2024 EE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