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会是非常伟大的技术!兼驳5G将会彻底失败一文

2019-02-27 08:08:34 来源:最牛博弈

来源:最牛博弈 作者:老兵戴辉

好多朋友转给我一篇文章:《5G将是注定失败的技术 》

这其实是篇老文章,以前的标题叫“无线通信产业前瞻”,注意到的人很少。

换了一个无比激进的标题,果然吸引无数人的眼球!之前有篇文章叫“不要狂吹5G了”,也引用了这篇文章的一些观点。

 

看来自媒体是话不惊人死不休啊!老兵戴辉我要好好反省了。

 

老兵戴辉我前些天也写了一篇文章“5G会重演当年3G的煎熬历史吗?” 前些天在多伦多科技塔的活动中,与电信界和学者研讨。

图注:多伦多科技塔5G论坛,Lester,戴辉,Caroline,Eddie

回到国内后,在广发信德和金融圈也一起讨论5G的未来,又有新的感悟。总结一下我的观点。

 

1、3G其实是伟大的创新技术,改变了人类交流方式

这两篇文章,都是以3G做例子,认为3G不成功,所以5G也可能不成功。

 

但这个前提本身就错了,3G非常伟大,彻底改变了我们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

 

没有3G的诞生,乔布斯定义的全触摸智能手机就不会大卖,更不会有APP STORE这样伟大的商业模式的诞生。

 

也正是乔布斯第一次大规模使用了基于ARMCPU体系。

ARM+安卓这样辉煌的组合,使得中国的智能手机产业弯道超车,实现了腾飞。无论是华为、蓝绿机、小米,都是基于这个伟大的新组合。

 

3G时代,微信诞生了,手机支付也诞生了,我们的生活严重地被改变。

 

没有3G,也就没有中国信息产业的今天。

 

 

2、4G是踩在3G肩膀上成功的。没有3G的煎熬,也不会有4G的成功

 

3G终于找到盈利商业模式后,4G开始研发和制定标准,确实解决了3G在技术上的一些不足之处。

 

娘含辛茹苦将儿子喂大,然后儿子娶上了漂亮媳妇,过上了好日子。媳妇年轻漂亮,知书达理。老娘被岁月摧残了皮肤压根不会说英语。我们可以说:媳妇比你老娘更有能耐,所以娘的努力没有价值了吗?

3G的投资回报确实不理想,但如果和4G合在一起算,就不算差了。

事实上,即使到了今天,对于联通和电信,电话基本上还在3G上跑,流量不少也是跑在3G上的。3G并没有因为4G的到来而被放弃,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迭代关系。

3G改变了人类的沟通方式,老百姓的自然流量增长养肥了4G,未来也能养活5G

3/4G改变了生活,5G将改变世界。

 

3、5G从3G的多年煎熬中充分汲取了教训,投资回报将大大改善

 

第一个教训:标准要统一

 

欧洲推WCDMA,高通推CDMA2000,中国推TD-SCDMA,北美后来又推了WIMAX(3.5G)。大家的力量太分散了,各自为战。

 

所以对于5G而言,即使是华为最大的对手爱立信,也坚定地说:要统一标准,形成合力。

第二个教训:手机产业要积极推动

 

当年,运营商将3G网络建好后,发现终端种类很少,无法刺激最终客户需求。华为因此进入3G数据卡和定制手机行列。

而现在我们已经看到了不少5G终端,和当年3G发展之时不可同日而语。

第三个教训:牌照费和覆盖率要求,要理性考虑

 

99-00年,拍卖3G牌照,费用高昂。英国发了5G张,价格在三四百亿美元。给运营商巨大的负担。这在5G中都会有效改变。一方面是国家不会竭泽而渔,另一方面运营商也会理智。

 

当年的3G牌照中还附带有覆盖要求,一般是对市区要达到百分之90以上的覆盖率,这也是巨大的负担。未来的5G牌照应当不会如此机械。

5G和SA独立组网和NSA非独立组网两种组网模式。

有些城市可以只是对热点地区进行覆盖,就用NSA(非独立组网)模式。比如要解决马拉松出发区的容量问题,就在人流集中的地方,放上几个5G基站,核心网络还是用以前4G的。轻松搞掂,花不了几个钱!

如果还要满足广泛的物联网、无人驾驶和智慧工厂等,则可以选择SA(独立组网)模式,将5G打造成一张连续覆盖的网络。

 

4、5G的基站建设初始成本可控,微基站可根据需求逐步建设

 

一直有种误解:5G要建设相当于4G的4-5倍基站,所以会亏损巨大。

 

2G时代,中国只有几万个基站,4G时代,到了近400万个站。这是了不起的进步。

基站的最大覆盖距离主要取决于频点。

 

中国移动的5G试商用中提出了要用2.6G的频点,这个和4G是一样的,覆盖距离和4G宏基站(大基站)也差不多。估计大概多建设20%的站址,就可以实现较好的连续覆盖了。

 

日本和韩国的4G,宏基站的站距已经在150-200米了。5G如果同站建设,听容易实现连续覆盖的。

 

联通和电信有3.5G的频点,频率要高一些。如果要连续覆盖,5G宏基站会要多建一些,但也不远远不需要比4G多四五倍的基站。有传说,联通和电信可以采用非独立组网(NSA)方式,并不用一步到位做连续覆盖。

 

广电现在手上有700M的频点,如果广电拿到5G牌照,极有可能使用这个频点,那么覆盖距离就远了,比4G都要好得多!

 

当然,5G还规划了30G以上的频点,也就是毫米波。这个频点很高,覆盖会很小,也许只有几十米,但是 频谱宽度可以达到100MHz,因此可以提供极高的速率。这在低频段是不可想象的,因为都被占得慢慢的,拿连续的10M都很难,更何况100M了。

 

比如酒店里开大会时,经常4G拥塞,WIFI又很不稳定。以后在会议室里放个5G微基站,就一了百了了。

 

这样的微基站,可以帮运营商获得例外的收益,为什么不建呢?如果能赚到钱,多建一些又有何妨呢? 

 

5、5G对家庭宽带的替代和竞争问题

 

本世纪初,欧洲建设3G,主要业务就是卖数据卡。拿着数据卡,窝在家里用便携机上网的人大有所在。 我2003年去欧洲,酒店的互联网慢得出奇。

 

移动、电信、联通、广电,都可能会是全牌照运营商:固网+移动。

 

有些小区在建设时,就已经被某运营商圈掉了铺设了网络,其他运营商没有办法再铺一套进入每家每户的网络。

 

有了5G之后,新来的运营商在小区里建设5G基站,就可以争夺家庭宽带用户了。在你家里放一个5G的CPE(可以由运营商补贴),对外发出WIFI信号,家里所有手机平板电视PC都可以上宽带了!岂不快哉?!

 

这个场景下,5G替代的并不是WIFI,而是宽带MODEM。

 

在多伦多科技塔孵化器的活动中,我提醒大家注意ROGERS有套餐可以实现一家人共享4G数据流量。 由于每人都有手机,因此宽带也不是必须的了。也许有一天,就像手机替代座机一样,5G也可能替代家庭宽带。

  

6、5G创新业务并不是梦,中国人要勇于挑起重担!

 

中国的3G牌照发得很迟,无论是手机还是业务,都是跟随西方学习的。

 

4G发牌早,我们就创造了小视频这样的独特业务。

 

中国的科技创新,尤其是信息科技上,已经到了世界前列,我们不能倒下,因为大家都在看着我们。

 

未来5G上,可望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智慧制造、VR/AR等业务将逐步发展并为大家所接受。

人工智能AI物联网IoT结合在电力体系其实早就应用了,所谓“五遥”:遥信、遥测、遥视、遥控、遥调。

真正的无人驾驶可能还遥远,但是“沿途可以下蛋”:无人物流车、无人矿山车、无人农用车等。

图注:东南大学迷你无人巴士

邬贺铨院士指出,工业互联网有两大场景特点。一是个性化,对比消费互联网面向的十多亿共性的网民,工业互联网面向的不同企业都是个性的,连接的设备多种多样,标准化难度很大。二是门槛高,工业互联网涉及的生产设备多种多样,业务链条长、模型复杂、需求难以清晰,需要技术解决方案持续的服务。另外,工业互联网在性能上有更高的要求,快速响应、可靠性、安全性、资本需求都比较大。

在这个意义上,5G依靠其大流量、低时延、高可靠性,将成为非常伟大的技术!

 

再指望西方公司趟出成熟的商业模式,我们再“后发”,已经越来越不现实了。中国人应当要勇敢地承担起世界责任。

 

面对不确定的未来,喊出5G将失败不用建设,就好像坐在家里哪里都不去确实最为安全,但也会错失这个伟大的世界。

 

京华科讯桌面云在山东淄博税务局推出了基于4G的桌面云业务,使用得很好。税务人员手持平板,点一个APP,就可以登陆到他自己的办公室电脑上,方便而安全地使用各种网内数据。

 

未来,大家不用辛辛苦苦赶公交了,在家里的PC/平板,乃至于电视上,都可以通过桌面云技术接入自己办公室的电脑,而在本地却不用保留任何信息,非常安全。5G的大带宽和低时延将极大地方便这项业务的推广。

 

如果要开会,大家也可以戴上眼镜通过5G来感受到身临其境的感觉,就好像大家都在你的身边一样。(就是所谓“5G直接和苍老师互动”) 

 

7、编码效率提升和提高频宽,为什么不能暴力提升?

 

确实,从3G开始,编码效率就已经接近香农极限了。5G无论是POLAR(华为主导)还是LDPC(高通主导)无限逼近香农极限,相比上一代技术上的提升就是几个百分点。

 

5G能达到4G的十倍到百倍的速率,主要是因为一个频点可以高达100MHz,因此能实现极大的带宽。在这两篇文章中认为,暴力提升频宽不是英雄。我只能呵呵了,2G到3G,3G到4G,不都是主要通过提升频宽来实现高速率的吗?

 

GSM的2G时代,一个频点只有200KHz,最高速率只有300多Kbps,CDMA就提高到1.25MHz, WCDMA(欧洲3G)直接提到5MHz,速率都呼呼呼地向上升。

摩尔定律带来芯片算力不断提升,使得我们处理更大的频宽获得更大的速率。难道这不是技术进步?!

 

回头来说编码,这就好像一场比赛,胜出哪怕1%,也是胜利。华为提出的POLAR码,第一次让中国人在最核心的编码方式上占据了有利的位置。

图注:华为渥太华研究所,POLAR从这里走向世界

每个连接乍一建立,第一个传输的都是华为推动的POLAR码。这是皇冠上的明珠!

 

这不仅是个技术问题、经济利益问题,还是博弈的问题。如果你有核心技术,就不用担心别人说你侵犯知识产权而封禁了。

 

我们不能只顾一点,不及其余。 

  1. EETOP 官方微信

  2. 创芯大讲堂 在线教育

  3. 创芯老字号 半导体快讯

相关文章

全部评论

@2003-2024 EE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