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nky30cm的个人空间 https://blog.eetop.cn/157899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空间首页 动态 记录 日志 相册 主题 分享 留言板 个人资料

日志

IC設計學術界與業界差距的感想

已有 1962 次阅读| 2016-9-25 16:38 |系统分类:芯片设计

  在台灣的工程學界有所謂的「四大」,指的就是被一般人所認為排名前四名的大學,台灣大學、清華大學、交通大學、成功大學。「四大」這種不明就裡的歸類和稱呼在台灣行之有年,所謂四大到底是EE的排名或是CS的排名,還是ME的排名鮮少有人去釐清,總之理工相關科系,不論大學或是研究所,往這四間學校擠就對了。台灣這種選校不選系的風氣就已經如此嚴重,更遑論EE裡又可以細分各種不同的研究領域,每間學校的資源和教授研究的領域都不太一樣,對學生而言,到了研究生的身分,原本更不應該因為所謂「四大」的排名去選擇自己的研究領域,但多數的人還是有著先考進「四大」的EE研究所,再選擇自己要做什麼研究的心態。
  
  我自己就遇過許多有趣的例子。

  在台灣IC業界雖稱不上資深,但也參與好幾次新進人員的面試,其中有Analog ic designer也有IC   verification engineer。Analog IC designer的面試比較單純,需要有ic tape out的經驗,通常還需要專門的電路設計經驗,例如找PLL的designer,以我們部門的標準,沒有做過PLL的畢業生是連面試機會都不會有的。但是IC verification engineer的面試者就真的是「五花八門」。有一位大學選修了許多communication system相關的課,研究所在「四大」中的某一間做solid semiconductor device的研究,這樣的人卻想來做IC verification engineer,從大學到找工作就遊走在三種不同的領域,著實佩服。還有一位EE的學生,大學畢業後去波蘭念牙醫,因為觀察到一些不公平的制度,憤而回台灣的「四大」做optical electronics的研究,畢業後來面試我們公司的verification engineer,他說他對EE很有興趣.........。這類不知道他們真正要什麼的例子還算輕微,我曾經面試過某四大一位microwave領域的學生,他說他對VNA很熟悉,想來做我們的verification engineer。但請他解釋VNA校正用的open、short、load、through是什麼,他竟然一臉茫然。追問之下,這些東西對他來說只是個名詞,學長交代要用,他只是照做。這面試者真是讓我哭笑不得,想笑的原因是他什麼都不會,想哭的原因是他竟是我們台灣「四大」的學生。
  
  當然也是有好的例子。我的一個朋友,大學和研究所都是和電子物理相關的領域,畢業後毅然決然轉換跑道,到美國追求他的軟體夢。他累積程式經驗,大量的準備CS面試考題,他拿到了facebook的intern,到現在已經有facebook full time offer。他的故事詮釋了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能有這樣的轉變和收穫著實令人佩服。

  而看似比較專精的Analog/RF  IC design的領域,學界的需求和業界的需求也是大相逕庭。ISSCC會議被譽為電路設計界的奧林匹克,能夠登上這個會議的論文都是萬中選一。在這樣電路設計的龍頭會議裡,也有許多topic是學術界絞盡腦汁在研究,但業界卻興趣缺缺,或是根本量產有困難的電路。舉幾個實際的例子,Digital PLL這個topic已經很多年了,它與Analog PLL相比,最大的好處就是它能夠有比較小的chip area,可是它在implement層面的複雜度和jitter的表現跟Analog PLL相比是吃虧的,以至於到現在業界沒聽到有什麼公司真的把Digital PLL用在自家大量量產的產品裡。另一個例子是RFIC領域裡的power amplifier,記得幾年前我還是研究生的時候,CMOS製成的power amplifier是一個非常火的議題,學界一直有CMOS的power amplifier能夠取代GaAs的power amplifier的聲浪,ISSCC也有一些這類的論文。結果幾年下來,GaAs的power amplifier不只沒有被取代,而且還因為製程良率提升而穩坐市場上power amplifier設計的主流。聽說台灣某手機晶片大廠也把專門做CMOS power amplifier的team給收掉了。

  Analog/RF IC design每年畢業生數量跟業界的需求量也明顯有落差,基本上都是供過於求的狀況。以我自己是從「四大」裡面做RFIC的實驗室出身為例,同屆的四位同儕們,只有我幸運地在業界繼續做IC design,其他三位同學都不是作designer;當初研究所一位能力出眾的博士班學長,博士班畢業後竟然也不是做RFIC design。這些無法學以致用的例子,可說是族繁不及備載。雖說其中也有是因為自己的選擇而轉換領域的例子,能夠學以致用也不一定就多麼的高尚,但所謂十年磨一劍,專業技術還是得靠經驗的累積才夠堅實呀。

  這篇大致上是近期的一些感想,我只是IC design產業的一顆小螺絲,也許有些以管窺天,純粹是分享一些例子,讓有機會讀到本篇文章的網友知道一些主流媒體不一定會陳述的觀點。

  

  


点赞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日志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jinlonggu2014 2016-10-1 16:01
做了幾年analog IC, 深有同感,自己也不是很擅長,準備轉programming了。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 关注TA
  • 加好友
  • 联系TA
  • 0

    周排名
  • 0

    月排名
  • 0

    总排名
  • 0

    关注
  • 1

    粉丝
  • 1

    好友
  • 0

    获赞
  • 1

    评论
  • 854

    访问数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隐私声明| EETOP 创芯网
( 京ICP备:100507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7710 )

GMT+8, 2024-4-25 22:43 , Processed in 0.027051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返回顶部